本科招生专业介绍
国际新闻与传播
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前身为广播电视学(国际新闻传播方向)。本专业根据国际新闻传播发展的现实需要和未来前景,侧重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广博的文化知识、敏锐的社会观察力、宽阔的国际视野和娴熟的专业技能,适应国际传播及国家形象建设等多维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本专业学生不仅具有坚实的国际传播和大国外交等理论基础、突出的中英文语言表达和写作技能,同时具备采、写、编、评、译、制等国际新闻业务能力,能够担任国际新闻记者、编辑、翻译、评论员及其他涉外管理工作等。本专业教学成果《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创新》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编辑出版学(新媒体方向)
本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顺应新媒体发展与媒体融合的趋势,编辑出版学(新媒体方向)旨在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科学精神与人文视野的创新型全媒体传播人才,使其能充分掌握面向未来的新型信息与传播技术,综合性的广播电视学及编辑出版学专业素养,以及开放性的数字编辑、全媒体项目策划、智能媒体应用及管理等复合型专业知识与能力。本专业毕业生能够在数字出版、广播电视、新媒体等领域从事策划、创作、编辑等工作。为培养学生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的信息采制、多媒体编创能力,本专业为学生创造新媒体制作与编创等方面的实践机会,在熟练运用新媒体技术的基础上掌握艺术创作的规律与特点。
网络与新媒体
基于互联网、5G、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媒介技术对新闻传播行业及整个社会的影响与变革,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作为新闻传播学科的创新前沿专业侧重培养具有扎实的新闻传播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系统掌握网络新媒体传播相关理论,具备一定网页制作和大数据处理技术,了解互联网营销管理相关知识,拥有广阔网络传播国际视野,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本专业学生通过系统的专业学习与实践,毕业后可在各级新闻媒体、企事业单位的媒体部门从事基于网络新媒体的内容生产以及营销管理等工作。
广播电视学
该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教育传统,广播电视学教学团队获评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专业教学成果《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本专业根据广播电视领域发展的现实需要和未来前景,侧重培养具备突出的政治素养、广博的文化知识、敏锐的社会观察力、宽阔的国际视野和娴熟的专业技能的高端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深入开展社会调查研究能力,能够在各类主流传媒机构、文化传播单位、互联网音视频平台和其他机构从事广播电视节目创作、策划、管理等工作的专业人才。
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
作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着眼于传媒发展的学科和产业前沿,致力于培养具有综合素质、专业精神、团队意识和全局把握能力的创造性人才,为主流广播电视和互联网传媒机构输送各类广播电视和新媒体创作的专业人才。专业依托单位电视学院具备丰富的广播电视教育教学经验,曾获得1次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3次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09年,“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获批成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适应互联网传播发展,本专业积极跟进新媒体采编变革,培养具有新媒体思维、技能和素养的高级编导人才、影响中国未来视听传媒发展的领军人物。
本专业毕业生将主要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纪录片创作、频道与栏目策划、新媒体采编等工作,就业方向主要为各级广播电视媒体、传媒机构、网络媒体等。
广播电视编导(全媒体摄制方向)
前身为必威官网体育页面登录建校首批设置的电视新闻摄影专业,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该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双一流”学科资源、国际化学术与实践平台。在新的媒介和教育环境下,本专业继承了“电摄”专业的深厚积淀,着力培养符合新时代需要、兼具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契合媒体融合环境的卓越新闻人才。
毕业生主要在中央和省级广电媒体、新闻宣传机构、视听传媒机构、互联网信息公司、影视广告公司、新媒体出版机构、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等从事新闻摄影、纪录片摄制、全媒体采编及视听节目制作工作,为党和国家新闻传播事业及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六十多年来,本专业培养的优秀校友遍布海内外。